-
312021-12
太陽能發電廠如何選擇電力預制艙你可以采用光伏預制艙,專門應對光伏發電項目的預裝式變電預制艙,是光伏發電過程中現階段比較可靠地變電輸電設備,其以智能化、無人化、模塊化的特點逐步適應于光伏發電中去。光伏預制艙以集裝箱的樣式是因為有其便于移動的特點,而且設備結構穩定安全性強,且大大節省了建立變電站的人力物力,減少了電力設備經常對環境有污染的危害。 電力預制艙的選擇要考慮您當地的實際環境,根據和不同行的特性選擇相對應的預制艙,一般都有智能化,模塊化的特點。
-
272021-12
太原市中來110千伏智能電力預制艙式變電站送電山西首座110千伏智能電力預制艙式變電站——太原市中來110千伏變電站啟動送電。
-
132021-12
電力預制艙開關柜應用法國布尚9HA.01聯合循環電廠采用所有電氣設備-中壓柜、低壓柜、控制柜、UPS等集中安裝在預制倉模塊,經現場拼裝而成。
-
102021-12
四師電力公司首次采用電力預制艙式開關柜建成投運該項目是四師電力有限責任公司2021年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120余萬元,3月開工建設。預制艙式開關柜由生產廠家預先按照用戶的實際需求和設計要求進行預制裝配,具有占地面積小、省工期等優點,采用了現場整體吊裝、模塊化裝配、無人值守、遠程操控等先進智能技術,可滿足六十二團及周邊地方鄉村電力負荷增長較快的需求,同時也進一步完善和優化電網網架結構,改善供電質量,提升了電網供電的可靠性。
-
22018-07
西北新能源電力裝機8年增長40倍西北新能源電力裝機8年增長40倍 中電新聞網訊筆者從國家電網西北電力調控分中心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底,西北電網新能源總裝機達8153萬千瓦,占西北全網總裝機的34%。
-
22018-07
海上風電迎競價時代觀點丨海上風電迎競價時代 海上風電迎競價時代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了《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將推行競爭方式配置風電項目。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 《通知》的下發究竟會對行業產生何種影響?其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哪里?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18年海上風電領袖峰會上,來自業內的專家學者和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代表就上述問題各抒己見,記者將上述人士觀點進行整理,以饗讀者。 翟恩地:采用大容量機組有利于降本 金風科技總工程師、海上業務單元總經理翟恩地在會上表示,競爭性配置政策將加速風電行業的技術進步。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的建設成本高出很多,我國沿海在風資源、地質表現、海洋氣候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這對工程造價影響較大。而與國外風資源相比,切變系數和風資源湍流在不同地區差別也較大,采用更大容量的機組,其建設成本(包括全場設備吊裝成本、全場基礎造價)以及后續的運維成本等都明顯低于小容量的機組。同時,海上風電受到漁業養殖、通航、軍事等因素影響,海域面積受限,這也要求上馬更大容量的機組。
-
292018-06
全球風能、太陽能發電投資遠超化石燃料《華爾街日報》6月12日報道,受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成本不斷下降影響,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持續超過煤炭發電、天然氣發電和核電廠投資。國際能源署(簡稱IEA)稱,近年來全球新增發電容量逾半數為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IEA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約為2970億美元,是新建核電、煤炭、天然氣和燃油電廠投資規模1430億美元的兩倍多。IEA預計,在至2025年的這段時間,可再生能源將占凈增發電容量的56%。由于受現金返還、稅收減免和其他激勵政策的大力支持,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成本10年來不斷下降,促使可再生能源投資更具競爭力。麻省理工學院Energy Initiative研究主任Francis O'Sullivan稱,可再生能源成本過去幾年大幅下降,如今風能、太陽能已成為最廉價的發電選擇。 歐洲及其他發達經濟體政府的不斷支持刺激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也得益于其他一些原因。其中,中國對國內光伏行業的大舉投資導致太陽能電池板出現過剩,降低了成本。技術創新推動生產商制造出更長的風力渦輪機葉片,打造出成本更低、功率更大的發電設備。 與傳統發電廠相比,可再生能源發電廠面臨的挑戰也更少。核電廠的主要問題是技術延誤,而化石燃料發電廠由于氣候變化方面的擔憂需要面對監管方面的不確定性。尋求長期穩定回報的養老金對風電場和太陽能發電園區進行了大規模投資,使得開發商能夠拿到成本更低的融資。 前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委員Tony Clark稱,建設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更容易了,反對聲音也大幅減少了。這種源源不斷的投資正在重塑全球家庭和工業領域使用電力的方式。法蘭克福財經管理大學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份聯合報告顯示,去年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力占比達到12.1%,較10年前上升逾一倍。 美國在20多年的時間里實施的政府稅收抵免推動了可再生資源的使用,但其中一些稅收抵免將很快被取消。聯邦數據顯示,美國去年大約17%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資源,包括風能、太陽能和水電。美國政府表示,去年略低于一半的大規模發電新增容量來自可再生資源。 公用事業公司Xcel Energy Inc.上周宣布了一項25億美元的計劃,將增加1800兆瓦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還有大量用于儲存電能的電池。該公司稱,這項計劃可以讓660兆瓦的火力發電裝機容量退役,也能為消費者省錢。Xcel的這項計劃需要獲得州監管機構的批準。Xcel首席執行官Ben Fowke認為美國可再生資源發電比例可達40%,放在10年前,他認為不會超過20%。 目前在很多地方,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都可以同化石燃料發電價格競爭。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數據,2017年,全球陸地風電平均成本為60美元/兆瓦時,太陽能發電成本為100美元/兆瓦時,更接近發達國家新化石燃料發電廠成本區間50~170美元/兆瓦時的低端。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會隨著日照和風力的變化而改變,無法像煤炭或天然氣發電廠那樣根據需要隨時發電。這可能給電網運營商帶來挑戰。不過,行業觀察人士稱,目前只有某些市場存在這樣的擔憂,比如加州。在加州,可再生能源滲透率處于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能源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分析師Tom Heggarty稱,未來幾年建設速度將非常快,然后很多市場會出現問題;但10年或20年后,情況可能完全不同。
-
292018-06
電力營銷新模式“電力代加工”最近,聽說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陽煤集團與發電企業深度合作,啟動“電力代加工”業務,促進雙方合作共贏。 大家都知道電煤企業與煤電企業一直以來是一對天生的冤家。前幾年,煤炭價格低時,火電企業效益良好,賺得個盆缽滿盈,而煤炭企業卻賠得叫苦連天;近一兩年,煤炭價格居高不下,煤炭企業自然是高興的不得了,而火電企業連連告急,四處求救。現如今有了一個雙贏的方式,不是很好嘛! 那么,他們...
-
292018-06
蓄勢待發!兩江新區集成電路、大數據重大項目紛紛開工近期,兩江新區不斷傳來好消息,落戶這里的重大項目紛紛開工。中國首家、全球第二家12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制造及封裝測試生產基地項目重慶萬國半導體項目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重慶騰訊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一期也已經開始試運營。日前,記者來到兩江新區水土園區,觸目可及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集成電路 從開建到投產只花11個月訂單排到明年下半年 重慶兩江新區水土高新生態城,明亮整潔的車間...
-
232018-04
破紀錄!英國實現55小時“無煤” 風力發電成新寵在一個多世紀以來,煤炭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能源,但它的地位正逐漸被可再生能源所替代。圖:一艘船在倫敦附近的風力渦輪機之間經過。最近的一個例子已經表明,污染最嚴重的化石燃料正逐漸被擠出市場。本網4月20日報道,上周,英國創下了一個新紀錄:連續55個小時中沒有任何一家發電廠通過燃燒煤炭發電。據彭博社采集的數據顯示,在英國,從周一下午10點25分到周四上午5點10分,全英國的發電站都沒有使用煤炭發電...
-
202018-04
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建世界最大太陽能電站項目背后2018年3月28日,日本軟銀集團CEO孫正義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紐約宣布攜手合作,在沙特建立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項目。該項目配合沙特國的"2030愿景"(Vision2030),旨在擺脫沙特國內的石油依賴。孫正義和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雖然雙方目前僅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MOU),項目相關的盡職調查預計將在五月底才能完成,后續跟進還尚未可知,但這一舉措背...
-
192018-04
“北電南送”成為“北電難送”:德國能源轉型遭遇棄風困擾2017年德國的發電量中有33.3%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陸上風電13.5%、海上風電2.7%、光伏6.1%。超過三分之二的陸上風電位于德國北部和東北部各州,例如北部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風電供過于求,而南方的巴伐利亞州將在2023年核電退出之后面臨3吉瓦的供電缺口。目前德國北方與南方之間有35,000公里的輸電線路,但是其送電能力不足以將北方多余的電力輸往南方。所以在風力資源充裕的時段,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