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設備預制艙一般都建立在寬闊的荒郊野外,一次主設備需要占用戶外很大面積,二次控制保護設備及用電控制設備等則設置于室內。由于受環境所限,現場土建造房很困難,又不經濟,因此采用二次設備預制艙。這種成套預制艙是在工廠內完成箱體制作,并且把二次控制設備進行按裝調試完畢后,整機運置現場,完成一個交鑰匙工程,現場施工簡便,周期短,方便又經濟。目前預制艙在我們中國用鋼材焊接制作的預制艙是預制艙項目的主要結構之一。
預制艙的制作工藝要求及特點:
艙體一般不設窗戶,采用風機及空調實現通風。應設置空調、電暖器、風機等采暖通風設施,空調,主控室及值班室宜設置窗戶便于采光通風。艙體屋面,可采用空調排水管方式;艙地面防陶瓷活動底板,活動底板的鋼支架固定于艙底。活動底板高度宜為200~250mm,有利于電纜敷設與檢修。預制艙倉內部須:設置完好的防護、火災報警和視頻監控措施,同時應設置配電盒、開關面板、插座等。
為了滿意變電站設備運轉的各種規范要求,以及滿意野外運轉的要求,抗震強度需到達8級以上。在預制艙頂部增加斜頂,防止積水和積雪;一起斜頂還能夠減少箱頂陽光照耀。預制艙的內部空間和結構,艙體內部由二次設備、空調、照明、消防、安防、圖畫等設備構成,一起還需要滿意設備運轉和檢修人員的作業要求,需對艙體內部進行檢修,裝飾資料選用資料,可在裝飾資料和艙壁之間增加隔熱資料,隔絕陽光照耀箱體隔熱功能,艙內的照明空調可根據需求挑選不同的完成方法,為了有用的節省,艙內裝置工業空調和排風系統,可實時調整艙內的運轉運轉環境;因為現在都選用無人值守方法,艙內還須裝置安防、圖畫、圖畫監控、火災報警系統;接線安置可根據設備的正常運轉恰當安置。
集裝箱預制艙的外部附加構件如陽臺、外走廊、雨棚、遮陽、室外樓梯、設備支架等,應滿足結構設計以及防雷、隔熱、隔振和外觀的要求。外部構件一般通過栓接或焊接固定在箱體上,易產生熱橋與聲橋,故當采用外保溫時應減少此類構件或者采取隔離措施,連接設計也應避免較大截面的金屬構件連通;在防雷設計中,金屬箱體可以作為閃接器和引下線,當構件無法連通時,各種外部金屬附加構件與主箱體應有金屬導線連接;當利用集裝箱門打開后下方鋪板設置陽臺時,箱門與立柱應有連接,不得利用門鉸鏈承重。條件允許時,外部構件可采用木構件或剛木構件。